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分类

新闻中心

西安综合货运半岛BOB枢纽补链强链成果显著 28个重点项目加速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编辑:admin 时间:2025-07-17

  半岛BOB7月16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马胜利半岛BOB、西安市财政局副局长阎金平、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副主任王运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党委副书记刘军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持。

  马胜利表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半岛BOB、国务院关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重要举措,对降低交通物流成本、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半岛BOB、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7月,西安市入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2023年至2025年,聚焦基础设施及装备硬联通、规则标准及服务软联通、建立健全枢纽一体化运营机制三大领域,推动实施28个补链强链重点项目,其中综合货运枢纽项目11个、集疏运项目6个、设备更新项目6个、信息化项目5个,最高可获得20亿元中央奖补资金,助力打造以“陆海陆空引领、跨国跨区协同、港产港贸融合、绿色智慧安全”为特征的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

  自工作开展以来,省市区三级合力推进,连续三年足额落实年度中央奖补资金,成果显著。在基础设施及装备硬联通方面,累计新增和改扩建综合货运枢纽面积超50万平方米、集疏运里程超25公里,依托“一带一路”区位优势和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特色,在陆、空“双港”内支持建设10个综合货运枢纽项目、3个集疏运项目,涵盖多种联运模式,“一带一路”海铁联运中心、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等多个项目提前投入运营。

  规则标准及服务软联通方面半岛BOB,首创并应用《多式联运信息共享规范》等多项规则标准,打通国际货运物流线路,实现中亚“五国七城”航线全覆盖,中欧班列(西安)国际干线条,陆空联运量年均增长率21.05%,集装箱公铁联运量年均增长率10.29%,2项案例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第一批典型经验名录。

  在建立健全枢纽一体化运营机制方面,完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国际物流园区改造,国际货邮年保障能力达30万吨,货物查验平均20分钟完成;2025年新开通4条国际全货运航线个枢纽城市;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开通26条国内集结线路,班列集结分拨时间从8.5天压缩至4.4天,铁路场站内作业时间由889分钟压缩至302分钟;深化与银川市合作,打造“银川集货、西安中转、欧洲通达”航空物流新模式,推进西安-银川物流数据平台建设。

  阎金平介绍,自西安入围支持城市以来,市财政局管好、用好中央补助资金,统筹各级财政资金,强化资金监管、突出资金绩效,全力支持项目实施。

  资金分配上,制定管理实施细则,按照“定额补助+核定投资固定比例计算”原则总体预分配,下达环节坚持“预拨付+绩效考核”方式,截至2025年5月半岛BOB,已将到位的13.34亿元中央资金全部下达至各项目实施主体,下达率100%。

  资金支持合力方面,截至2025年5月,省、市财政共安排地方财政资金8.51亿元,其中省级资金5.63亿元,市级资金2.88亿元,还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缓解企业筹资压力,撬动社会资金投入。

  引导社会投资上,西安市28个项目总投资145.18亿元,若三年满额获得20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加上省市支持资金,财政资金带动比例超过4倍,将补齐货运枢纽短板弱项,提升公、空、铁多式联运能力。

  监督方面,会同市交通局建立定期调度督导机制,从项目建设进度等4个重点方面,36次赴项目现场实地调研督导,确保按期完成投资与建设任务。2024年,西安市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绩效考核中获评“A”,为全国第二批10个试点城市中仅有的3个“A”之一。

  王运动表示,浐灞国际港有7个重点项目入选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范围,涵盖综合货运枢纽、集疏运体系、信息化建设三大类,总投资26.6亿元。

  借助补链强链政策,对7个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通过定期调度、动态跟踪,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按下“快进键”。据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持续稳居全国前列。

  综合货运枢纽设施方面,“一带一路”海铁联运中心项目、哈萨克斯坦码头项目建成投用,“一带一路”公铁联运中心项目加快实施,西安国际港铁路线线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堆场98万平方米,标准仓库18万平方米,跻身世界一流内陆港行列。

  集疏运输网络方面,“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货运专线项目建成通车,“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公铁快线项目加快施工,初步构建环港专线体系,新开通京昆高速西安港出入口,西安国际港站10公里范围内高速出入口达4座,实现与陕西西安 “二环十二辐射” 国家高速公路枢纽的快速联通。

  信息化建设方面,中欧班列长安号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不断丰富,实现海关、铁路数据联通及与哈铁信息系统联网对接,升级为一站式、一票制国际联运全程服务,报关、制单时间从5—7小时缩短至5分钟以内,提升运营组织效率。

  刘军介绍,国家第二批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试点任务中,空港新城有10个项目入选,投资体量大,总投资66亿元,实施期内计划完成投资34.82亿元;涵盖类型全,包括4类项目;投资主体多元,有央企、省属国企和民营头部骨干物流企业。截至2025年6月,10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08亿元,投资完成率89.25%,已投产运营4个项目。

  “补链强链项目对航空枢纽的支撑作用体现在三方面。”刘军说,提升航空枢纽能级,机场货运区等项目按期竣工,保障T5航站楼投用,新增货站面积10.3万平方米,国际货邮年保障处理能力提升至30万吨,物流园区保障能力达100万吨/年,上半年新开4条全货运航线%,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条。

  夯实临空经济产业基础,完善冷链基础设施,新建智慧冷链仓储基地等项目,建设邮政西北航空电商物流中心项目,成为全省首个“三关合一”海关监管场地,一批航空维修、生物医药等企业落户,临空经济规模达420亿元。

  物流降本增效明显,机场三期口岸工程首创“物理融合+远程查验”模式,单票查检时间压缩60%;更新自动化设备1890套,单个园区快件日均处理量增至300万件;搭建空港枢纽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提升全程运输管理效率。


分享到:
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分享到:

400-123-4567
Copyright © 2012-2023 BOB半岛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0045号-1